玛多县公用品牌设计方案出炉
玛多(藏语意为“黄河源头”),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,地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,是华夏母亲河—黄河的发源地。全县平均海拔4400米以上,地球“第三级”超净区,空气和水的至纯之地,拥有全国最美的草原湖泊之景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珍禽异兽的天堂,中国的“黄石公园”。
80年代初,玛多县畜牧业经济繁荣,全县牧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国之首。21世纪初,随着国家“三江源”生态战略的实施,585户2334名河源儿女积极响应国家“保护生态、减人减畜、退牧还草”的号召,主动迁出世代繁衍生息的家园,维护了母亲河源头的生态平衡,为黄河中下游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牺牲。近年来,玛多县依托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,着力培育高原生态畜牧业、高原生态旅游业和商贸服务业,积极推进跨越发展、绿色发展、统筹发展、和谐发展进程。
品牌化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,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作为农业品牌化抓手,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的重要引擎。玛多县按照“农村电商+全域旅游+特色产业+精准扶贫”的总体思路,秉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理念,以及青海省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理念,结合农产品上行深挖县域农牧、旅游、工商、民俗等企业潜力,打造“天上玛多、玛多牦牛,两个区域公用品牌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加快玛多牧业牧区品牌化发展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。
这里是黄河的源头,黄河之水天上来。
这里是青海省海拔最高的县。在遥远的天边、远离城市的喧嚣。这里有纯净的蓝天、洁白的云朵和淳朴善良的居民。
从这里望去天地相连、是可以净化心灵的一片净土。置身玛多,宛如天上。
“天上玛多”品牌标志创意:
天上玛多公用品牌标志主要围绕山脉、黄河源、飞鸟三种元素创意。
山脉:玛多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,东昆仑山系及其支脉巴颜喀拉山、可可西里山、阿尼玛卿山和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,在这些高大山脉的雪线上,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,育有规模较大的现代冰川,众多的积雪、冰川融化形成的涓涓细流,汇集成了哺育中华民族、孕育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黄河。
黄河源:玛多,藏语译为“黄河源头”,因是离黄河源头最近的地方,被人们称为黄河源头第一县。特殊的地理、自然条件造就了玛多独具特色的自然、人文旅游环境。形成了河源藏族民族独特而纯朴的民俗风情文化。
飞鸟:玛多县域野生动物资源丰富,是高原生态环境科考的圣地。飞鸟“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。
颜色:标志颜色采用经幡的红黄蓝绿四色,整体表现出浓厚的藏族文化视觉感受。
玛多牦牛在这片海拔4610米以上的高源净土野生野长,一生摄入大量的虫草、贝母等名贵中草药,长达1500天的生长周期,品质独特。得天独厚的有机生态环境造就了玛多牦牛的优异品质,玛多出产的牦牛肉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锌、硒、钙、磷等多种微量元素,氨基酸种类多达18种,其中8种氨基酸是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的。肉质鲜美,肌肉紧实,口感细,长食可助益增强人体免疫力,补益强身。
“玛多牦牛”品牌标志创意:
标志围绕:牦牛、黄河、虫草、高山草原四大元素展开创意。
萌态野牦牛:采用卡通手绘技法,将标志主角玛多牦牛赋予了:萌态十足、强健有力的形象内涵。
黄河源文化遗产:玛多是黄河孕育出来的城市,更是黄河的发源地。“黄河源”无疑是玛多最大的文化遗产及城市名片,自带传播价值,能为品牌赋予无限文化内涵。
辅助元素:
黄河源:玛多牦牛所饮之水的“纯净、清澈”。珍贵虫草,造就了玛多牦牛的高端营养价值。
字体创意:采用粗犷的毛笔笔触,将玛多牦牛的野性与神秘直观地展露出来,极具视觉冲击力。
整体创意:新颖时尚,图形的萌态与字体的神秘野性相得益彰,形成品牌记忆点。